2024年7月21日,由国际智能制造联盟(ICIM)组织的 “全球视野下的智能制造:合作与共赢”系列专题讲座第三讲隆重开讲。本次讲座很荣幸地邀请到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工业4.0专家皮特•萨赫逊(Peter Sachsenmeier)教授以“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成功实践”为主题展开演讲。本次讲座受到观众热情广泛的关注,累计观看超4千人次。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皮特•萨赫逊(Peter Sachsenmeier)教授
本次专题讲座中,Peter教授阐述了德国工业4.0的内涵,分析了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机遇,并讲解了智能制造成功实施的策略与方案,及智能制造未来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Peter教授表示,工业4.0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手段、一个路径,给企业指明了转型的方向。而工业4.0的价值并不仅仅来自于技术,更多的是来自于产品、服务,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他结合多个案例讲解了新兴技术融入工业生产带来的便捷性,如在生产中引入AI来进行产品缺陷检测,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利用AI对不同时节的产品销量进行预测,按需供应,提高产品销售率。同时,他展望了新型商业模式给智能制造行业带来的良多益处,包括AI与IoT的进一步集成将推动智能决策的深化应用,增强连接性和数据交换,实现适应性生产策略的制定,提高运作效率;利用生物转化,可使生产流程可持续化;通过培养员工的新能力,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可推动工业4.0的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Peter教授谈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供应链的动荡,这一事件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并审视智能制造的重要性。人们意识到企业需要构建一种能够在面对市场变化、供需波动等外部环境变化,或者在部分失效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连续供应且快速恢复到正常供应状态的供应链体系。对此,Peter教授提出了智能制造与工业经济管理领域相关的八个方向的洞察:建立弹性增值网络、构建本地供应链网络、发展数字商业模式、保持终身学习、参与生物技术革命、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技术、注重气候变化与减碳、加强跨学科跨组织协作。
Peter教授提出八个洞察
Peter教授还指出新质生产力和协同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制造企业需要不断引进前沿技术,持续创新,以高效能、高质量应对劳动力短缺,打造全新的未来工业。同时Peter教授强调,不交流就没有科学,他提出了一种国际合作的新形式,包括联合研究项目、技术共享,以及在研发机构、大学和企业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知识和资源的交互,推动创新,实现多赢。
在问答交流环节,Peter教授对“东南亚国家智能制造如何发展,工业4.0发展至今是否已经完结、CPS与数字孪生的区别”等问题做出了解答。最后,Peter教授强调,“求高而失败并不危险,危险的是就低而成功”,工业制造不能仅仅满足于日常小目标,而要志存高远,勇于尝试,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同。
本次在线讲座由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副秘书长、e-works数字化企业网CEO黄培博士主持,还特别邀请到来自马来西亚的陈志辉教授和美国阿斯顿大学徐玉春教授作为嘉宾参与互动研讨。
本次直播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ICIM“全球视野下的智能制造:合作与共赢”系列专题讲座的第三讲,延续了前期精彩,为工业界应用新兴技术、创建新型商业模式带来了重大启发,为今后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让观众们获益匪浅。